何謂設備內作業(yè),依據《化工生產區(qū)內安全管理標準》規(guī)定:凡在設備、容器、管道內低于地面的各種設施(井、池、溝、坑、下水道、水封室等)內能及平時與大氣不相通的密閉設備或易積聚有毒有害氣體和易形成缺氧條件的場所內進行檢查、修理、動火、清理、掏挖等作業(yè)的,均為設備內檢修作業(yè)。
2003年4月24日,某焦化公司在洗苯塔內進行裝填填料時,由于安全措施沒有落實到位,發(fā)生了一起煤氣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受傷的嚴重后果。通過對這起事故的調查分析與思考,我們認為在設備內進行檢修作業(yè)時,必須事先考慮安全問題,要保證設備內作業(yè)的安全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針對檢修作業(yè)的實際情況,首先建立由各相關部門、職能處(科)室參加檢修領導組,
負責各專業(yè)的業(yè)務協調;其次是確定每項檢修項目的安全負責人,并明確其職責。
2、 制定檢修施工方案
根據檢修計劃,制定檢修施工方案。在下達檢修任務時,必須同時下達檢修項目的安
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措施。沒有安全技術措施的檢修項目一律不得施工。
3、 進行危險因素辨識、評價工作
組織相關人員對設備內檢修作業(yè)的全過程進行危險因素辨識,包括對所接觸到介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毒性、進出設備的物料、管道、閥門情況,設備內的溫度,壓力等情況進行辨識,對各類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并對可預見的事故編制應急預案。
4、 進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
進入設備內檢修的作業(yè)人員在檢修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使檢修人員明確在檢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措施。進入設備前必須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在工作過程中身體感覺不適應及時與監(jiān)護人員聯系且要及時離開現場,檢修領導組要進一步分析研究出現此狀況的原因,重新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如在上述事故中,洗苯塔裝填填料作業(yè)中有1人煤氣中毒,如果在這時停止作業(yè),進一步分析一下煤氣中毒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這次爆炸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5、 進行設備交出前的工藝處理
做好設備交出前的工藝處理是保證安全檢修的前提條件,其重要內容包括停車、卸壓、
降溫、抽堵盲板、置換、卸料、清洗、清鏟等工作,從而使交出檢修的設備與運行系統或不置換系統進行有效隔絕,達到常溫、常壓、無毒無害的安全狀態(tài)。然后將設備交出并辦理交接手續(xù)(工藝向設備交接)。
1、 認真辦理設備內安全作業(yè)票,制定有針對性的、可靠的安全措施并逐一落實。
2、隔絕措施必須保證絕對隔絕(可采取插盲板或卸去一段管道的辦法),絕對不允許以閥門或水封代替盲板。
3、動火分析不能代替安全分析,如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0.5%可允許動火,但這一含量相當于6250mg/m3,超過工業(yè)衛(wèi)生標準(30mg/m3)的200倍,這一濃度足以引起嚴重中毒甚至死亡。
4、檢修所用的工器具要符合安全要求,如在易燃易爆環(huán)境下作業(yè)必須使用銅質工具,移動式電動工具要裝漏電保護器等。
5、加強通風排氣,保持設備內空氣良好。
6、設備內檢修的照明要按照干燥程度來確定,設備內干燥時,照明電壓應為24V,潮濕時照明電壓應為12V。
7、監(jiān)護人員與設備內作業(yè)人員加強聯系,時刻注意被監(jiān)護人員的工作及身體狀況,視情況輪換作業(yè)。
8、把檢修設備的電源關閉,并且要在電源開關上懸掛“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安全警示牌。
9、根據工作需要穿戴合適的勞保用品和防毒面具,佩帶安全帶等。
凡經過檢修的設備均應逐臺進行全面系統的安全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交接進行試車。檢查的重點是:①所有計劃檢修項目是否完成、有無漏項;②抽堵盲板是否處理好,有無該堵的沒堵,該拆的沒拆;③設備的安全設施是否恢復,檢修質量是否達到要求;④設備內有無雜物;⑤各種管線、閥門是否處于正常開車的位置;⑥電機的接線是否正確;⑦各種臨時電線是否清除;⑧機、電、儀是否具備開車條件。經檢查合格后,方可辦理設備交接手續(xù)(設備向工藝交接)。
除了對現有條件下設備內作業(yè)本身的安全問題進行探討外,還應通過改進工藝和應用設備新材料來減少設備內作業(yè)的頻次及危險性。這就需要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來指導生產,為職工的人身健康以及企業(yè)正常生產安全服務,保障企業(yè)長效安全。
(武普俊 李福紅)
![](/static/picture/xinanyun.png)